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平台 > 政协提案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第20220124号提案答复的函

粤农农函〔2022〕658号

九三学社广东省委员会:

  你们提出的《关于加快推动我省农村消费市场优化发展的提案》(第20220124号)收悉。经综合省市场监管局、供销社、文化和旅游厅、商务厅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广东省针对农民增收致富和农村产业发展中的产销对接不紧密、供需关系不平衡、利益联结不稳定等瓶颈难题,坚持市场与生产两手抓、两手硬,把市场挺在生产前面,让市场成为生产的动力源、生产成为市场的压舱石,通过市场倒逼驱动产业链前端,推动供需紧密联接,市民农民得实惠,生产市场齐发展。

  一、不断增加农民收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消费环境

  (一)深入推进广东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不断增加农民收入。一是塑强“粤字号”农业品牌,激活市场动力源,

  破除农业“重生产、轻市场”传统发展模式,走出一条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有机结合的产业兴旺之路,通过“小切口”实现农业产业大变化,推动广东农业产品到农业品牌的转变。“12221”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在广东荔枝、广东柑橘、梅州金柚、德庆贡柑、化州橘红、惠来鲍鱼、澄海狮头鹅等一批特色优势农产品中不断得到成功复制推广,带动了当地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民从中受益。“粤字号”2019年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中,全省品牌价值超100亿元有6个、超50亿元有54个,其中梅州柚品牌价值达227.5亿元、英德红茶272.9亿、德庆贡柑108亿、化州橘红110.9。2021广东荔枝“12221”市场体系建设总结暨龙眼、柚子、香蕉、柑橘营销动员大会上,高州荔枝品牌价值以122.2亿元一马当先,成为全省荔枝“最有价值区域公用品牌”中首个突破百亿元的品牌,2018年到2021年,高州荔枝品牌价值实现了从54.7亿元到122.2亿元的大跃升。二是印发《广东供销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络建设方案》,省市县三级供销社联动建设农产品直供配送网,发展标准化、订单化农产品直供配送模式,促进产销对接。在31个市、县建设配送子平台,认证登记“供销农场”70个、面积超3.2万亩。贯彻《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要求,高水平建设惠州粤港澳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打造供销特色农产品流通模式。建设汕尾市丝苗米跨县集群产业园、省供销社怀集丝苗米现代农业产业园、韶关南雄市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江门市农产品冷链物流优势产区产业园,采用“产业园+社有企业+镇村供销社+基地+农户”的模式,打通丝苗米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三是按照广东省委、省政府部署,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切入点,全面构建现代农业经营服务体系,搭建服务协办体系和数字服务平台,探索服务需求整合方式和全产业链协同推进模式,推动农业生产的标准化、规模化、数字化发展,为有效解决“谁来种地、怎样种好地”等时代命题,走出了以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为引领和支撑的广东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道路,2021年全省生产托管项目共推动撂荒地复耕10.7万亩,水稻种植全程托管每亩节本增效200元以上,经济作物托管节本增效平均在1500元以上,村集体通过提供中介服务每亩增收在50元以上。今年春耕生产,全省近1万家服务组织为135万户农户提供了耕整地、育秧、插秧放、施肥等托管服务,服务面积达504万亩,大批先进的品种、技术、装备、人才通过托管服务导入了农业生产,有效降低了农户的生产成本,提高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为保证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推动我省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不断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加快销售渠道建设。一是推动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的均衡布局。编制《广东省冷链物流发展“十三五”规划》,积极推动形成布局均衡的全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体系,完善从产地预冷、保鲜加工、冷链运输、销区冷储、保鲜销售的全程冷链流通体系。近年来通过支持农产品冷链基础设施建设,极大地激发了社会资本投资冷链基础设施的积极性。二是加强顶层设计,推动农村物流网络体系建设。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有关制定全省乡村振兴战略发展规划的工作部署,印发《广东省农村物流建设发展规划(2018-2022年)》。指导各地结合本地区农村物流发展现状、特色产业、存在短板等,细化各项工作举措,切实畅通农村物流双向渠道。三是优化完善县域电商基础。去年新增7个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目前全省共有33个国家级和42个省级示范县。各示范县共建成县级电商服务中心52个、电商服务站点6000余个,累计开展各类型电商人才培训近30万人次。县域电商公共服务体系的建立完善以及农村电商人才的培育进一步为全省农村电商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三)切实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完善相关监管政策。一是完善专业化农资农技服务网络,保障优质农资商品供给。构建覆盖农业生产全程的综合农技服务体系,已在全省建设区域性综合服务中心2个、县域农业生产服务中心143个、镇村作物技术服务中心(庄稼医院)1066个。开展“绿色农资”行动,做好春耕、秋冬种农资保供稳价。二是深入推进“铁拳”行动,依法打击违法行为。为遏制市场监管领域违法现象,营造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我局以组织开展民生领域案件查办“铁拳”行动为抓手,聚焦民怨最深、监管风险压力最大、社会舆论关注最高等突出问题,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持续加大执法办案力度,依法严厉查办一批重点案件,严厉打击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行为。2021年,全省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办销售药残超标的畜产品、水产品及未经检验检疫或检出“瘦肉精”的肉类、宣称减肥和降糖降压降脂等功能的食品中添加药品、生产销售“偷工减料”劣质钢筋、线缆、生产销售劣质儿童玩具、翻新“黑气瓶”、中介机构“乱收费”、农村市场“山寨”酒水饮料、节令食品、“神医”“神药”等虚假广告涉及民生领域案件12078宗,移送公安部门271宗。三是持续开展农村消费教育引导。通过有奖竞答、抢答的方式,向广大村民宣传普及消费维权知识,针对农村常用的电器产品,结合产品实物和使用场景,向广大村民重点普及产品优劣辨别知识,讲解电器安全使用常识。全省消委会采取丰富多样的形式,深入开展消费教育超420场(次),覆盖消费者130多万人次。围绕消费者关注和需求,全省消委会先后开展电动自行车(摩托车)头盔、老花镜、LED护眼灯、儿童读物等商品的检测比对,发布相关消费提示、警示,为消费者选择提供科学参考。

  二、不断提高农村消费活力,拓展消费空间,以特色农业发展助推农村消费市场发展

  (一)打通生产到消费的各环节堵点,提高农村消费市场活力。一是加强部门协作和资源整合,推进农村物流网点共建共享。省发展改革委、交通运输厅、农业农村厅、供销社、邮政管理局等单位研究制订《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的通知》《广东省加快建设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工作方案》等文件,整合各部门资源,联合推进农村物流网络节点体系建设。引导货运物流、商贸流通、供销合作、电商快递以及农产品经销、农资配送等市场主体加强合作,按照“县级中转、乡级分拨、村级配送”的原则,合理确定县、乡、村三级农村物流网络节点的数量、布局、规模和功能。二是拓展日用消费品流通渠道,促进农村消费提质。发展供销合作社乡村日用消费品服务,为农民提供质优价廉物美的商品。2021年全省供销系统现有日用消费品经营企业232家,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32.2亿元。三是建立供销社金融支农机制,助力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开展“粤供易贷”试点,向农业产业园、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涉农企业等提供金融支持。2021年全省供销系统共协助中小农户和农业经营主体获贷款7.9亿元。四是推进县域文旅服务提质升级。支持优质乡村文化旅游项目参加广东国际旅游产业博览会、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广东旅游文化节等重点会展节庆活动。鼓励乡村地区开展形式多样的促进文化和旅游消费活动,带动乡村特色文化和旅游产品、服务推介与销售,积极引导各地将粤书吧等新型公共文化空间建设引入乡村旅游业态,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

  (二)积极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带动城市居民下乡消费。一是印发《文化和旅游业助推乡村振兴的工作方案(2019-2020年)》,省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厅等15家单位联合编制《广东省乡村旅游提质升级行动实施方案(2019-2020年)》,推动我省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积极打造“粤美乡村”旅游品牌,推动我省42个村镇进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认定了200条广东省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59个广东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50个广东省旅游风情小镇等一批乡村旅游产品,有力促进了农村消费发展。二是扎实推动我省乡村民宿品牌建设。集中力量推动乡村民宿发展。迸选认定首批广东省乡村民宿示范点92家,推动打造一批科学有序开发利用、保护乡村生态环境、保持乡村传统风貌、体现乡村文化底蕴,将本土文化融入乡村民宿开发建设和运营管理,突出农民主体地位,让农民受益的广东乡村民宿品牌。三是推动构建全省驿道乡村酒店体系。落实省委、省政府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动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工作的部署,进一步活化利用南粤古驿道,发挥南粤古驿道对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的带动作用,联合相关单位,推动构建全省驿道乡村酒店体系,推出首批广东省驿道乡村酒店示范点46家。四是积极推进乡村风貌整体提升。坚持以全面推进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为抓手,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推进建立全省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1+N”政策体系,积极促进现有农房微改造。目前全省已累计完成1239个行政村及6763个自然村整村存量农房微改造,创建特色精品村、美丽宜居村分别达到1316个、12214个,启动建设乡村振兴示范带487条,初步建成长度3420公里,一批乡村建设项目配套推进,对拉动农村消费产生了积极作用。

  (三)抓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打造“粤美乡村”旅游品牌。一是依托“一村一品 一镇一业”、农业产业强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特色优势产业集群等项目,拓展农业功能,发掘农耕文化,延伸价值链,推进休闲农业“以农为基”健康发展。主要融合方式包括农业公园、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及其他休闲农业园区模式。二是加快推动旅游与农业、林业、渔业有机融合,引导单观光型产品拓展休闲、度假、美食、体验、文化创意等功能,引导有条件的农村、农民、农企,开发农(渔)家乐、森林人家等乡村旅游新平台,重点发展田园风光游、水果种植采摘旅游等乡村旅游业态。省农业农村厅、精神文明办、侨办、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等单位共同举办第三届“广东十大美丽乡村”系列活动,评选“十大美丽乡村”“美丽乡村风貌提升示范带”“美丽乡村精品线路”等品牌。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加快发展产销对接服务,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加快农产品直供配送网络建设,建立供销合作社系统农产品标准体系,全面对接大湾区食品标准,强化农产品质量把控。2022年要建成运营45个以上农产品配送区域子平台,300个以上“供销农场”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打造供应端覆盖生产基地、消费端覆盖全业态销售终端的农产品供应链体系。打造优质丝苗米产、购、储、加、销全产业链,全力抓好粮食生产服务,保障粮食安全,做优“广东丝苗米”公共品牌。推进大湾区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高水平建设,发展供销特色以销促产新模式,促进小农户与大市场有效对接。

  (二)继续推动农村地区商贸物流体系建设,完善农村流通体系。畅通农产品上行渠道,稳步推进电商进农村综合示范创建工作,夯实示范创建基础及成效。研究制订加强县城商业体系建设促进农村消费的实施意见,鼓励连锁经营,推动完善县城商贸流通体系,进一步推动实施《广东省加快建设农村物流服务体系工作方案》,完善城乡配送网络,畅通市县镇村四级农村物流服务体系。探索建设全省供销公共快递物流服务网。加强与交通、邮政部门沟通协调,搭建合作平台,推动在道路运输、邮政快递、网络建设、服务渠道等方面开展深入合作,积极探索建设供销公共快递物流网,共建共享网点服务资源。

  (三)推进线下实体网络资源融合对接线上平台,推动农村消费潜力释放。着力打造“粤供优选”网上商城,向上对接全国供销总社“832平台”和“供销e家”,向下对接市县供销社电商平台,创新利用微信小程序、短视频、网络直播等多样化方式,不断拓展农产品上行和工业品下行渠道。拓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加强与金融机构合作,开发具有供销特色的金融服务产品,发展供应链金融,助力解决农户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四)深入挖掘乡村文化旅游资源,优化农村消费市场。围绕构建省“一核一带一区”区域发展格局,充分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和乡村多元价值,以生态农业为基、田园风光为韵、村落民宅为形、农耕文化为魂,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进形成“四边三道两特一园”乡村休闲产业空间布局,提升基础配套设施、培强乡村休闲产业“三品一标”、促进农文旅教深度融合、推进休闲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培育人才队伍,推动乡村休闲产业“点、线、面”提档升级,发展壮大美丽经济,为满足城乡居民多元化、品质化乡村休闲旅游体验需求,推进全省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走在全国前列提供有力支撑。

  (五)进一步强化行政执法,依法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行为,努力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和优质安全的消费环境。聚焦“食用油掺杂掺假”“声称减肥、壮阳等食品非法添加”“油品质量违法和加油站计量作弊”“‘神医’‘神药’等虚假违法广告”“医疗美容领域虚假宣传”“‘黑气瓶’和劣质燃气具”“超期未检电梯”“面向未成年人开展‘无底线营销’”等违法行为,指导省消委会,针对提案反映的问题,结合乡村振兴中心工作,策划开展农村消费状况调查,以及农村消费品比较试验,掌握农村地区商品服务真实情况。深入开展消费教育进农村系列活动,增强农村消费者维权意识和能力,改善农村消费环境,助力乡村振兴。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你们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2年6月21日 

  (联系人:艾子海尔江·艾山,电话:020-372891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