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平台 > 政协提案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关于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第20200451号提案答复的函

粤农农函〔2020〕538号

黄庆勇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20200451号)收悉。经综合省委组织部、省自然资源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文化和旅游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等单位意见,现将办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持续强化党建引领作用,进一步夯实农村基层基础

  夯实制度基础。高位推动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机制。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明确各级书记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第一责任人,并纳入乡村振兴考核内容。落实责任机制。领导小组下设立10个专项组,明确乡村振兴57项重点任务,由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制度督促推进,实施挂图作战。建立考核评比机制。全省所有地市以及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全部纳入乡村振兴考核,考核结果作为选拔任用领导干部以及省级项目安排和资金分配优先考虑的重要依据。完善社会发动机制。持续实施“万企帮万村”行动,探索建立“乡村新闻官”制度,广泛发动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参与乡村振兴。实施基层党组织“头雁”工程。推进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统筹做好第一书记选派管理使用激励,派驻在岗第一书记4522名;推进红色村党建示范工程,选取841个行政村先行开展试点,扶持壮大集体经济;深入推进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农村基层党组织,滚动排查软弱涣散村(社区)党组织,清理村(社区)“三类人员”,深入开展基层正风反腐,巩固扫黑除恶斗争成果。推动人才“上山下乡”。全面建立健全培养培训、认定管理、生产经营、社会保障、退休养老等新型职业农民制度体系,引导教师、医生、农业科研人员、文艺工作者、乡村规划设计建设人员等定期服务乡村。2018年以来新认定新型职业农民1.4万人,目前总人数达到4.5万人,培育“南粤工匠”,实施“粤菜师傅”“南粤家政”工程,培训2.1万人次,直接带动6.8万人就业创业。

  二、挖掘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开展传统风貌建筑认定。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自然资源厅、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印发了《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广东省文化和旅游厅关于在拆旧复垦工作中加强乡村传统文化景观保护的紧急通知》,要求各县级住房城乡建设、文化和旅游部门要拉网式全面开展传统风貌建筑认定工作,在认定中,未达到文物、历史建筑要求且无认定标准,但具有历史、文化、科学、艺术、人文价值,反映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等保护价值的,应当详细标注其坐落、类型、保护等级、保护要求等相关信息。

  强化传统材落保护。指导和督促各地加快编制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推进传统村落保护项目实施和活化利用。开展全省传统村落调查,指导各地积极申报中国传统村落。指导各地积极争取中央传统村落保护补助资金,推动全省共148个中国传统村落争取到中央财政支持的中国传统村落资金4.44亿元(每条村300万元)。

  加强乡村文物保护。2019年,省文化和旅游厅在省重点文物保护资金中,扶持乡村中的文物保护项目26个共计3315万元。配合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开展历史文化名村、传统村落保护管理工作。2019年,汕头市程洋岗村、云浮市五星村和水东村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我省103条村落被评为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省文化和旅游厅、省自然资源厅、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省委农办等单位协同加强乡村传统文化景观保护工作。

  推进南粤古驿道保护利用。出台《南粤古驿道保护与修复指引》,指导各地开展南粤古驿道相关历史遗存的保护修复。2016年以来,共发掘南粤古驿道本体233段,沿线文物古迹906处,保护修复了总长1000多公里南粤古驿道重点线路。形成了梅州平远寻乌调查之旅、河源粤赣红色纪检文化之旅、韩江“左联”文化及红色交通线之旅等线性历史文化游径。持续开展“古驿道+文化、体育、旅游、特色农业”活动,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与经济社会发展。截至目前,我省共有1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19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镇,2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56个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263个中国传统村落,186个广东省传统村落。全省共有3471处历史建筑,其中农村历史建筑1595处(含城中村的历史建筑),占比45.95%,涉及全省19个市的县(区、市)的农村历史建筑。

  三、大力发展数字乡村,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

  制度创新上先行先试。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数字乡村发展,2019年《广东省贯彻落实<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的实施意见》,对推进数字乡村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关于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的实施意见》(粤乡振组〔2019〕19)号提出:健全县(市、区)、乡镇(街道)、村三级基本公共服务网络,为农民提供“一门式办理”“一站式服务”,构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乡村便民服务体系;推广村级事务“阳光公开”监管平台,支持建立“村民微信群”“乡村公众号”,加强群众对村级权力有效监督;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管理服务平台,推动农村集体资金资产资源监督管理制度化、规范化、信息化;大力实施农村“雪亮工程”,健全‘综治中心+网格化+信息化’基层治理模式,拓展全科网格服务管理;深入推进公共法律服务实体、语音、网络平台建设,实现三平台融合。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印发《2020年全省乡村治理工作要点》(粤委农办〔2020〕14号)明确: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基层治理作用,推行腾讯“党建为村”数字乡村治理新模式,以建设广东省行政执法信息平台和行政执法监督网络平台为依托,整合乡镇各类业务系统和资源,建立一体化的综合指挥平台和党群政务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智慧村庄”综合管理服务平台。

  治理手段上引领示范。2019年底,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部署会议提出:要创新现代乡村治理手段,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探索建立“互联网+”治理模式,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智能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在全国推行“集基层党建、农村数字经济、乡村网络文化、科技创新供给、城乡融合发展、网络扶贫发展、 信息惠民服务和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功能于一体的“腾讯为村”数字乡村战略互联网工作平台。我省广州从化区等4个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县(区),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广州市白云区太和镇大源村等52个示范村(镇)率先获得免费推广应用,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找到了互联网推手。

  实践应用上争先创优。目前我省农村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加速,乡村治理信息化、数字化发展应用效果初显。广州从化区创新打造集党务政务村务财务信息公开、网上办事、农村电商等功能于一体的“仁里集”共建共治共享一键通云平台,建立线上线下相融合、党心民心相连通的新时代“从化乡亲”一体化乡村振兴公共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清远市阳山县大崀镇松林村充分运用综治网格化管理工作机制开展隐患排查,对影响社会治安的不稳定因素早发现、早介入、早化解;汕尾市陆河县河口镇以“大数据”“智能化”为技术手段,将社区、乡村、网格楼栋、人口、设施整合到智能治理数字平台,为乡村治理提供了平台抓手;梅州蕉岭县探索“聚核赋能、联动融合、多元共治、共同缔造、数字贯通”的现代乡村治理体系;佛山市南海区创建农村财务监管平台,对南海区农村财务实行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科学化管理,推进农村财务科学化管理。

  四、推进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强化规划引领。2019年,省自然资源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广东省村庄规划基本技术指南(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和技术指南,大力推进村庄规划编制工作。允许各地在乡镇国土空间规划和村庄规划中预留不超过5%的建设用地机动指标;允许在不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生态保护红线的前提下,划定不超过现状建设用地20%区域作为有条件建设区,作为村庄未来发展的备用地,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规划保障。截至2019年底,全省需编制村庄规划的1688个行政村全部完成村庄规划编制,应编尽编率达100%。

  全面推进拆旧复垦。《广东省全面推进拆旧复垦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方案(试行)》,提出全面推进农村旧住宅废弃宅基地、空心村等闲置建设用地拆旧复垦,允许节余指标以公开交易方式在省内流转。县、镇和土地所有权人获得的复垦指标收益全部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关于在拆旧复垦工作中加强乡村传统文化景观保护的紧急通知》,要求高度重视对乡村传统文化景观的保护,最大限度保留村庄原始风貌,保护地域特色,传承乡土文化,留住记忆和乡愁。截至2020年3月24日全省已完成拆旧复垦项目立项12.5万亩,完成项目验收备案2.92亩,交易指标总面积1.44万亩,交易总价款102亿元,为乡村振兴提供了资金支持。

  创新政策供给。省政府《关于加快推进“三旧”改造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创新规划管理制度、支持整体连片改造、加大对“工改工”及公益性项目奖补力度、探索实行政府裁决和司法裁判等一系列创新性支持措施,加快推动包括旧村庄、村级工业园在内的“三旧”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截至2019年底,我省累计完成改造48.09万亩,节约土地20.38万亩,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和公益事业项目1291个,新增公共绿地9234.6亩,保护与修缮传统人文历史建筑7706万平方米,其中累计完成旧村庄改造16.91万亩,改造后村集体收入平均增加约2.4倍,就业人口增加了476万人,约为改造前的2.0倍,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发展。

  发展富民兴村产业。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创建10个国家级、119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目前已基本实现省级以上产业园主要农业县全覆盖,带动农民就业123万人;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2019年省财政统筹整合10亿元,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和贫困山区3000个示范村发展特色效益农业,打造200个农业特色专业镇;强化助农服务,目前全省农业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分别达4260家、4.7万家、1.72万家,县域助农服务综合平台42个,镇村助农服务中心355个,启动建设岭南现代农业科学与技术广东省实验室,基本建成广州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等重大助农平台。下来,我们将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凝聚各部门合力,集中力量完成乡村振兴硬任务,深入推动乡村振兴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广东省农业农村厅

2020年6月18日

  (联系人及电话:杨晖,3728858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