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互动平台 > 政协提案

关于广东省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第20170748号提案的答复

粤农函〔2017〕1102号(A)

陈维靖委员: 

  您提出的第20170748号《关于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入手,大力发展有机茶,做优做强我省茶产业的提案》收悉。经综合省财政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单位意见,现答复如下: 

  一、专题提案办理工作情况 

  按照办理专题提案工作要求,广东省农业厅会同省财政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单位,认真研究提案有关意见,积极推动专题提案办理工作顺利开展。 

  一是成立专题提案办理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小组由省农业厅黄斌民副厅长担任组长,省农业厅陆国煌总农艺师任副组长,省农业厅、省财政厅、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等有关业务处室领导为成员,加强提案办理工作的组织、沟通和协调工作,推进专题提案办理工作顺利工作。 

  二是制定专题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根据办理工作要求,广东省农业厅会同有关单位研究制定了《大力发展有机茶,做优做强我省茶产业的提案办理工作方案》,明确办理目标、工作措施、任务分工和时间安排,督促落实办理工作。 

  三是组织开展专题调研。黄斌民副厅长结合工作安排多次对茶产业发展进行调研,我厅组织了韶关、清远、梅州、河源、潮州等市对茶产业发展情况开展调查,厅种植业管理处赴潮州、韶关、清远等市实地开展调查研究,进一步摸清我省茶产业发展情况,找准问题,剖析原因,研究提出加快推进我省茶产业发展的措施。 

  四是加强提案办理沟通。提案办理期间,省农业厅种植管理处曾思坚处长专程赴清远市与提案委员当面沟通,充分听取代表关于专题提案办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及时通报办理工作情况。 

  二、推进茶叶产业发展的措施和成效 

  广东是全国最大的茶叶消费和流通市场,茶产业是广东农业特色产业和茶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全省茶叶消费量达12万吨,流通量达20多万吨。近年来,广东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力转变发展方式,推进绿色发展;着力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和调整品种结构;着力三产融合,提升产业价值链。根据提案提出的有关建议精神,广东省农业厅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来推进全省茶产业发展。 

  (一)不断提高产业水平。广东是全国茶叶重要产区之一,茶园面积和产量多年来保持平稳增长。2016年全省茶叶种植面积达到78.2万亩,总产量8.5万吨,茶叶面积位列全国第13位,产量位列全国第9。今年上半年,茶园面积继续增加,达到84万亩。产业水平不断提高,目前全省拥有国家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茶叶)1家,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茶叶)25家,省级农民合作示范社9家,同时还培育了一批市级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示范社。茶产业成为社会资本参与的重要种植产业,不少企业投资经营茶园,推动规模化生产,带动农户发展,有效促进茶叶生产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发展。 

  (二)不断优化品种结构。在产区布局方面,推动茶叶生产逐步向优势产区集中,重点规划在潮州、揭阳、梅州、河源、清远、湛江、肇庆、韶关、云浮等9个市扶持茶叶产业发展,使重点产区面积和产量占全省90%以上,形成客家炒青绿茶、粤东单丛茶、粤北特色红茶、粤西红茶和特色乌龙茶等明显的区域特色。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优化茶类结构,降低绿茶类占比,提升乌龙茶和红茶比例,生态、特色名茶不断增加,全省茶叶品种结构,绿茶占37.1%,乌龙茶占47.3%,红茶占6.9%,其他茶占8.7%。 

  (三)加快绿色生态发展。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突出茶叶产业绿色生态建设,发展绿色有机优质产品,满足市场需求。一是制定技术标准规范有机茶园建设。我厅委托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制定了《广东省生态茶园建设标准》(征求意见稿),从茶园园地选择、建设规划、茶树种植、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生态茶园等级划分指标和评价方法等方面明确标准规范,对生态茶园建设提供指导。二是资金扶持示范带动。我厅安排资金800万元立项支持清远、梅州、河源、湛江等市8个生态茶园(标准园)建设,从茶园建设和生产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为推动全省有机茶园建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三是大力培训推广。9月11日至13日,由我厅主办,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清远综合试验站、广东省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清远市农业局和英德市农业局共同承办的广东省生态茶园标准化建设培训班在清远英德市成功举办,来自梅州、潮州、河源、清远等10个市茶叶生产管理和技术人员100多人参加了培训,为提升广东省茶叶规模化、标准化生产水平,推动茶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提高茶叶产品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打下坚实基础。目前,茶叶产业绿色发展理念逐步深入人心,生态茶园建设出现良好的发展势头,茶叶生产者、经营者,特别是生产企业的品牌培育意识和质量安全意识不断增强,重视提升产品知名度、无公害生产与产品质量认证。如潮州市潮安区获2017年度“全国十大魅力茶乡”称号,潮安凤凰单丛文化系统被列入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梅县雁南飞茶田景区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经中绿华夏有机食品认证的茶叶企业9家、38个产品;无公害茶叶产地认证企业17家、产品22个,绿色食品(茶叶)认证企业37家、产品65个,地理标志产品14个。 

  (四)不断提高加工水平。在设施应用方面,广东省大力扶持农业设施建设,茶园水肥一体化设施、智能监控设施逐步得到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茶园设施水平。茶园机械化也取得一定的发展,为适应人力紧缺的形势,部分茶园开始在修剪、采茶环节利用机械进行作业。在加工设备方面,去年专门安排资金2000万元,支持10个企业配套建设茶叶加工设备,提升茶叶加工机械化水平。今年又继续安排7400万元支持茶叶产业发展,其中,安排2400万元支持茶叶连续化加工研发项目,安排5000万元支持龙头企业提升茶叶生产能力。 

  (五)不断规范市场管理。大力支持和规范绿色有机茶叶品牌认证,规范管理“三品一标”标识使用,提高企业和市场对绿色有机茶叶品牌认知度。大力支持茶叶行业组织发展,鼓励支持行业组织举办名山名茶、品鉴等各种大型的茶叶会展活动,宣传粤茶品牌,为企业搭建展销平台,助推我省茶业经济的发展。加强茶叶市场建设,形成了珠三角为主体的销区茶叶市场网络,广州已成为全国茶叶销售重要集散地,拥有一批庞大的茶叶流通队伍。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在推进茶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我省茶产业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产业规模小、品牌知名度不高、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突出问题,特别是绿色发展起步迟、市场不规范等。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政协委员的沟通,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推进全省茶产业的良性发展。 

  一是优化产业布局,发展高效生态茶园。因地制宜,引导茶叶产业向优势区域聚集发展,打造优势产业带,推进茶叶专业镇、专业村建设,促进茶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在品种布局上,突出地方传统与特色优势,大力发展生态茶园建设,稳妥开发茶园旅游业,拓展茶业功能,提高产业综合效益。推进无性良种茶园建设,建立高标准规模化、生态良性化的良种茶园。构建完善的质量安全技术体系,包括茶叶质量安全技术创新主体、茶叶质量安全关键技术与前沿技术(包括茶叶育种、栽培、加工、贮存、检测等)、茶叶质量安全技术标准以及监管机构。将绿色防控技术、投入品管理与优质农产品开发、品牌打造相结合,通过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技术培训,提高标准化生产普及率。 

  二是规范市场管理。针对广东省茶叶品种多、规模小、市场认可度低的实际,实施“区域品牌+企业品牌”的双品牌战略。省、市重点抓好区域品牌打造,通过统一的品牌形成市场合力,扩大市场占有份额,鼓励企业以品牌为纽带,实行资产重组和生产要素整合,通过统一宣传、统一质量检验、统一包装设计,争创品牌企业、名牌产品。大力支持鼓励发展生态绿色有机茶叶品牌,进一步规范生态绿色有机茶叶品牌认证管理,加强对绿色生态有机茶叶品牌的宣传推广,强化“三品一标”标识使用检查和管理,努力营造一个优质产品良性发展的优质市场环境。组织基地强县、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等参加省内外大型展示展销活动,宣传推介广东茶产业和产品。 

  三是提高加工水平。按照茶叶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加强旧茶厂改造,完善配套设施,改善加工环境,健全茶厂质量管理制度,提升茶叶加工质量水平。积极开展茶叶新产品开发和精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四是强化科技支撑。加快省内特色高产、优质、抗病茶叶新品种选育、加大对茶叶标准化、清洁化生产技术研发力度。创新技术推广服务方式和手段,示范主导品种,推广关键技术,提高科技到位率,在制定完善茶叶相关标准、搞好技术攻关、推广机械化加工技术的同时,注重开发多元化产品,研制和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茶叶产品,实现产品多品种、高档化、系列化发展。 

  五是打造发展平台。充分发挥政府、行业机构和专业展览公司的优势,举办2018年广东茶叶产业大会,启动每年春茶品鉴活动,打造产业发展平台,衔接国家“一带一路”的发展,以广东海上丝绸之路的茶叶贸易文化底蕴为基础,向全国以及海外辐射,努力打造粤茶品牌。 

  专此答复,诚挚感谢您对广东农业厅工作特别是茶产业发展的关心支持。 

广东省农业厅

2017年10月11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