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动态

广东省2022年度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简报

  耕地质量长期定位监测是了解耕地质量动态变化和演变规律的最有效手段,是进行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的基础。耕地质量监测工作是《农业法》和《基本农田保护条例》赋予农业农村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是一项长期性、公益性和基础性的工作。2022年,按照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的工作部署,我省继续逐步扩大耕地质量监测点规模,不断丰富监测内容,更新完善监测点基础信息及设施。截至2022年底,全省监测点数量达到347个(含国家级监测点37个),监测点耕地利用类型包括水田、菜地、旱地、水旱轮作和园地等,涉及水稻土、赤红壤、砖红壤、石灰土、潮土、紫色土等6个主要土类。

  根据2022年监测数据汇总分析,监测结果显示:

  (1)全省耕地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29.6g/kg、全氮1.61g/kg、碱解氮148mg/kg、有效磷48.7mg/kg、速效钾121.3mg/kg、pH5.7,全省耕地土壤性状表现为中氮、富磷、缺钾、偏酸状态;

  (2)全省监测点氮(N)、磷(P2O5)、钾(K2O)耕地肥料总养分年平均投入量为53.9kg/亩(折纯,下同),其中化肥的养分总量为49kg/亩,化肥和有机肥比例为9.4:1。不同区域耕地单位面积养分投入表现出差异,珠三角区域耕地的肥料总养分投入量最高,平均为62.3kg/亩,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5.6%;不同耕地利用类型亦表现出明显差异,常年菜地的投入量最高,平均达93.1kg/亩,比全省平均肥料总养分投入量高72.7%,水田的投入量则相对较低。全省四大区域中,珠三角地区耕地的肥料总养分投入量最高,其次粤西,粤北和粤东相对较低;

  (3)全省稻田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土壤pH值总体呈下降趋势,近40年来降低了0.29个单位,土壤pH值处于酸性和微酸性的监测点所占比例增加。

  一、土壤理化性状指标

  (一)土壤有机质

  1、总体现状。如图1所示,按照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技术规程的评级指标分级标准,2022年全省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含量为一级(>40g/kg)、二级(30~40g/kg)的比例分别为19.1%和26.0%,33.7%的监测点为三级(20~30g/kg),19.7%的监测点在三级以下(≤20g/kg),全省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属中等水平。

图片1.png

图1:2022年耕地质量监测点土壤有机质丰缺等级分布频率特征。

  2.演变趋势。如图2所示,1984—2022年,全省监测点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由1984—1986年间的30.1g/kg上升至2020—2022年间的32.3g/kg,有机质平均含量提高了2.2g/kg,提升了7.3%。

图片2.png

图2:全省不同区域耕地土壤有机质变化趋势。

  (二)土壤pH

  1、总体现状。如图3所示,全省监测点土壤pH值处于1级(6.0~7.0)区间的占比为17.7%;处于2级(5.5~6.0)(7.0~7.5)区间的占比为30.6%;处于3级(5.0~5.5)(7.5~8.0]区间的占比为32.8%;处于4级(4.5~5.0)(8.0~8.5)区间的占比为15.6%;处于5级(≤4.5)区间的占比为3.3%。整体来看,全省耕地土壤以酸性或微酸性为主。

图片3.png

图3:2022年不同等级土壤pH值的监测点分布频率特征。

  2.演变趋势。如图4所示,1984—2022年,全省监测点土壤pH值总体波动范围在5.52~5.80之间,且呈波动下降趋势,从1984—1986年间的5.74降低至2020—2022年间的5.61,降低了0.13个单位。粤北地区土壤pH值在1984—2013年高于其他地区,且始终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粤西地区下降趋势更为明显,相比监测初期降低了0.40个单位;粤东和珠三角地区土壤pH值变化趋势类似,表现为土壤pH值在1998年以前呈下降趋势,1998年后波动幅度较大,但整体上呈波动上升趋势,较监测初期分别提高了0.22和0.07个单位。全省耕地土壤pH值总体呈下降趋势。

图片4.png

图4:全省不同区域监测点土壤pH值变化趋势。

  (三)土壤全氮

  如图5所示,全省监测点土壤全氮含量为一级(>2g/kg)、二级(1.5~2.0g/kg]的比例分别为20.3%和31.9%,全氮含量为三级(1.0~1.5g/kg]的比例为30.1%,的监测点在三级以下(≤1.0g/kg)的占17.6%。全省耕地土壤全氮含量总体上属中等偏上水平。

图片5.png

图5:土壤全氮含量等级分布频率特征。

  (四)土壤碱解氮

  如图6所示,全省监测点土壤碱解氮含量为一级(>150mg/kg)、二级(120~150mg/kg)的比例分别为44.9%和21.5%,碱解氮含量为三级(90~120mg/kg)的比例为18.4%,三级以下(≤90mg/kg)的比例为15.2%。全省耕地土壤碱解氮含量总体上属中上水平。

图片6.png

图6:土壤碱解氮含量等级分布频率特征。

  (五)土壤有效磷

  如图7所示,全省监测点土壤有效磷含量为一级(>40mg/kg)、二级(20~40mg/kg)的比例分别为45.7%和31.5%,有效磷含量为三级(10~20mg/kg)的比例为17.8%,三级以下(≤10mg/kg)的比例为5.1%。全省耕地土壤有效磷含量属丰富水平。

图片7.png

图7:壤有效磷含量等级分布频率特征。

  (六)土壤速效钾

  如图8所示,全省监测点土壤有效钾含量为一级(>150mg/kg)、二级(100-150mg/kg)的比例分别为26.5%和17.9%,有效钾含量为三级(75-100mg/kg)的比例为17.0%,17.6%的监测点为四级(50-75mg/kg),五级(≤50mg/kg)的比例为22.2%。全省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属较缺乏水平。

图片8.png

图8:土壤速效钾含量等级分布频率特征。

  二、养分投入状况

  (一)全省监测点肥料投入情况。如表1所示,2022年全省监测点氮(N)、磷(P2O5)、钾(K2O)肥料总养分全年投入量为53.9 kg/亩(纯总养分,下同),其中以有机肥形式投入农田的养分总量为5.2 kg/亩,以化肥形式投入农田的养分总量为48.7kg/亩,化肥与有机肥投入养分总量之比约为9.4:1。

表1  2022年全省监测点肥料投入情况

化肥(kg/亩)

有机肥(kg/亩)

总养分(kg/亩)

化肥/有机肥

48.7

5.2

53.9

9.4:1

  (二)不同区域养分投入情况。如图9所示,全省四大区域中,珠三角地区化肥养分投入量、有机肥养分投入量以及总养分投入量分别为55.5kg/亩、6.9kg/亩、62.3kg/亩,均处于全省最高水平;粤东、粤西以及粤北地区化肥养分投入量、有机肥养分投入量以及总养分投入量虽然有所差异,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

图片9.png

图9:2022年各区域有机肥、化肥以及总养分投入情况比较。

  (三)养分投入量变化趋势。长期的监测结果表明(图10),1984—2016年,全省耕地总养分投入量和以化肥形式投入养分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但自2017年开始转呈下降趋势。以有机肥形式养分投入量在1984—2010年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并达到较低水平,2010年后以有机肥形式投入养分量有所提高。

图片10.png

图10:全省氮磷钾养分投入量变化趋势。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