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连日来,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结合自身工作和履职情况,围绕“强县促镇带村”亮观点、提建议,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出谋划策。
省人大代表、云浮市委书记卢荣春:突出县域、镇域经济“双轮驱动”
粤东粤西粤北地区与珠三角相比,县域经济体量小,发展差距最大在镇,破解发展矛盾问题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我认为,坚持以县域为发力点、以镇域为突破口,统筹县镇村一体发展,突出县域、镇域经济“双轮驱动”,强化镇(街)“联城带村”,能够把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转化为“潜力板”。
具体如何来做?我觉得可以从县域、镇域、村域三个维度来发力。
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加快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以云浮为例,我们将全面打响土地收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三大会战”,集中力量做大做强金属智造、绿色建材、现代农业“三大千亿产业集群”,打好承接珠三角产业转移主动仗,在守牢生态环保底线的前提下,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空间。
持续深化“放权赋能”,激发镇域经济发展活力。要以规划为引领、以下放财权为突破口,坚持宜工则工、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分类探索发展镇域经济;坚持把招商引资纳入镇街党政“一把手”考核范围,定期组织开展“竞标争先”擂台赛;细分招商引资项目,把更多的“专精特新”项目下沉镇(街),全面提升镇域经济发展新动能。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推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在云浮,17个“政企村共建”生态养殖小区已经全面投产。在我看来,充分发挥本地龙头企业作用,因地制宜探索发展“工业+”“农业+”“资源经济+”等集体经济模式,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子。未来应该继续依托本土优势,统筹布局主导产业,全力以赴开创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新局面。
省政协委员、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陈宗云: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体制机制
县镇村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主阵地,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一体推进县镇村发展,在我看来,关键还是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均衡配置体制机制。
首先是要不断完善要素返乡下乡对接机制,包括人才、资金、土地等各方面的要素返乡下乡要顺畅,确保“下得去”“用得好”“能持续”。当然,我们还需加快健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管机制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配置机制。统筹考虑县域城镇和村庄规划,推进县镇村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管护。
城市要素返乡下乡壁垒要打通,农业转移人口进县城也应融得进、留得下,要推动支持他们就地就近市民化,实现“双向奔赴”。与此同时,我们还要切实搞好农村集体资源资产的权利分置和权能完善。探索建立集体资产管理与经营分离机制,强化村级统筹功能,支持村集体跨主体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跨区域发展“飞地经济”,通过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使用权入股等,高效配置集体资产资源,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增强支撑农村基层组织运转和服务农民群众能力。
省政协委员、省知联会副会长周万雄:明确各地差异化需求和目标任务
如何大力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我认为,可以制定“强县促镇带村”的主要指标体系,出台相关行动计划,明确各地的差异化发展需求和目标任务。
有了行动计划,关键还需要有人来推进强县促镇带村。我建议,各县在以县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基础上,安排专人负责强县促镇带村专项工作,并配备相关人员组成工作团队。此外,还可充分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推进工作强大合力。
当然,在具体工作中,要实施个性化政策,各地应深入开展强县促镇带村专项调研,摸清摸准当地的具体需求。
无论是县域振兴还是强县促镇带村,产业发展是重要的一环,各地可以在原有产业结构优势条件的基础上,加强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此外,要打破常规政策体系,特别是在投融资、土地供应、产业园建设、人才公寓及员工生活配套等方面要让投资主体有甜头、有惊喜。
省人大代表、梅州市发展和改革局局长吴特宏: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需要依靠城乡融合发展和乡村振兴。
具体如何做?我认为可从四个方面着力:
首先要理顺和优化体制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畅通城乡经济循环。坚持城乡规划建设一盘棋,严守耕地和三条控制线,一体谋划城乡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配套、生态保护和修复等,建立人才入县入乡激励机制。
其次需要加强制度供给保障,推动城乡公共资源均等化配置。健全统筹城乡的就业政策和服务体系,用好公益性岗位和以工代赈等方式,提升农民就业创业质量。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加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加快推进低保制度城乡统筹发展。
同时,要以县域作为重要切入点,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坚持制造业当家,加快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发展,培养农产品加工业集群,壮大县域经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努力建设强富绿美新县域。
我们还要强化乡镇联城带村节点功能,建设区域服务中心。充分发挥乡镇连接城市和农村的节点和纽带作用,促进乡村振兴、城乡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