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通知公告

关于广东省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

粤农函〔2015〕283号

各地级以上市农业局,顺德区农业局:

  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是实施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农业“转方式、调结构”和加快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根据《农业部关于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意见》(农农发〔2015〕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我省大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提出如下意见。

  一、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思路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落实新形势下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求,以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业科技创新为驱动,以增加粮食有效供给为目标,牢固树立增产理念、效益理念、绿色理念,坚持生产生态并重的需求导向、行政科研推广联动的协作导向、循序渐进的梯次导向,推进资源投入品高效利用、农艺农机深度融合、生产生态相互协调,促进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二)基本原则。努力做到“五个结合”:坚持粮食增产与资源节约相结合。我省水稻生产需调整改变传统施肥方式,重点推广资源节约的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作物秸秆还田技术、水稻强源活库优米技术、“化肥深施技术”,推荐使用配方肥和控释肥,大力推广绿色防控和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在稳产增产的基础上,提高化肥、农药的利用率,减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加快水稻插秧、管理的农机与农艺融合,促进我省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水平。我省将重点开展适应机插机收水稻新品种的筛选培育、不同机插方式的标准化栽培管理技术试验和示范。在有条件的地方开展粮食作物机械施肥、喷药的试点。坚持试点先行与面上推进相结合。我省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工作率先在粮食增产模式攻关试点县的兴宁市、高产创建整县制推进的高州市、现代粮食产业功能区的雷州市和海丰县开展试验、示范,集成出可推行、可持续的标准技术模式。鼓励国家高产创建示范县和产粮大县集中资源,同步推行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坚持集成创新与机制创新相结合。增产模式攻关是在高产创建平台上打造的升级版,要把集成创新与机制创新协同推进,加强与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结合,创新服务方式,提升科技生产水平和社会化组织程度。坚持高产更高产与中低产变高产相结合。按照我省不同生态区和生产水平,集成相应的高产高效技术进行示范推广,促进我省大面积平衡增产。2015年开始,重点在我省高产地区兴宁市开展双季稻年亩产1500公斤目标的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在高州市开展水稻年亩产1000公斤的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在雷州市、海丰县等水稻中产地区重点开展绿色提质增效模式攻关等。

  (三)目标任务。努力实现“三个提高”,提高土地产出率,力争到2020年粮食单产平均每年提高1个百分点;提高劳动生产率,力争到2020年水稻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提高10个百分点;提高投入品利用率,力争到2020年化肥、农药利用率提高3—5个百分点。努力实现化肥、农药“两个零增长”,力争到2020年,初步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病虫害可持续治理技术体系,指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及使用配方肥和控释肥,实现粮食和农业生产的农药、化肥使用量零增长。

  二、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技术路径

  (一)加强良种良法配套。加快高产优质、多抗广适、熟期适宜、宜于机械化水稻品种培育和推广应用。加强新良种与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水稻“三控”施肥技术、水稻强源活库优米技术、机插秧技术等先进、高效技术的集成配套。

  (二)加强农机农艺融合。加快毯状机插秧、钵苗机插秧的标准化栽植管理技术试验、示范和推广,开展机播机插和化肥深施试验示范。开展适合机插秧水稻新品种的培育和鉴定方法的试验研究,实现农机农艺深度融合。

  (三)加强安全投入品使用指导。重点是推广优质商品有机肥、高效缓释(控释)肥料、生物肥、水溶肥料等新型肥料。加速推广植物源农药、矿物源农药、病毒制剂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如呋虫胺、噻虫胺、醚菌酯、草胺膦等新农药品种以及嘧菌酯、草胺磷等。

  (四)加强专业化统防统治。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与绿色防控融合,把统防统治行为与绿色防控技术有机结合,提升重大病虫害防控效能。培育中小型适度规模、灵活运作的专业化防治组织,大力扶持大型专业化防治组织,形成多元化发展格局,稳步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做好技术培训与指导工作,为服务组织及时提供病虫测报与防治信息,开展技术和管理培训,做好绿色防控措施、高效低毒农药和新型植保机械推介,提高防治组织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五)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建立完善苗情监测和会商系统、病虫害监测预警系统等,加强智慧农业建设。

  三、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重点任务

  从2015年开始,重点开展“六大行动”。

  (一)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行动。通过技术物资补贴或购买服务的方式,开展秸秆腐熟剂、绿肥种子、土壤调理剂的补贴,探索增施有机肥料的各种绿色增产技术模式,鼓励和支持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民实施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改良酸化土壤,培肥地力,提升耕地质量。实施的重点区域是新建成的高标准基本农田,力争每年实施面积达到200万亩以上。优质商品有机肥实施区域在水稻、玉米和马铃薯主产区,使商品有机肥的使用面积到2020年占玉米和马铃薯面积的50%以上。力争到2020年,耕地基础地力提高0.5个等级、每亩提高50公斤,项目区秸秆还田率达到90%或者土壤酸碱度pH值改善0.3以上,绿肥种植面积逐步扩大,使我省粮食生产区土壤理化性状明显改善,酸化等障碍性土壤得到改良。

  (二)粮食作物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大力推广高效低毒新农药,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推广先进植保机械,淘汰水唧筒等落后施药工具,提高农药利用率和防治效果。抓好病虫抗性监测与治理,科学轮换农药。推广应用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全程病虫害防控新技术,提升病虫害防控水平;推广应用种衣剂处理技术和有机硅农药助剂等,减少农药用量。强化示范引导发展,在粤东西北和珠三角地区的水稻、蔬菜、果树、茶叶种植区建立10个农药减量控害示范区,带动全省农药减量控害工作开展,全面提升科学用药水平。

  (三)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零增长行动。在粮食作物广泛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使用量的基础上,通过应用十年来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的成果,重点开展配方肥使用示范推进行动和控释肥普及行动,在有条件地方开展化肥深施的应用试点,指导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普及使用配方肥和控释肥,探索在珠三角和粤东西北粮食主产区不同土壤类型控释肥使用技术,力争到2020年粮食作物化肥施肥量零增长甚至实现减量化施肥。在配方肥使用示范推进行动方面,在我省粮食作物上广泛推广应用配方肥,通过开展配方肥补贴和测土配方施肥信息化应用服务,办好配方肥示范展示区,搞好宣传培训,指导农民在粮食作物上纠正使用配方肥时间和施用量等盲区,着力解决农民施用配方肥的瓶颈,逐渐实现向精准施肥方向发展,扎实推进粮食作物化肥施用零增长甚至减量施肥,力争到2020年配方肥使用面积达到粮食作物的60%以上,每年每亩化肥施用量(折纯量)减少0.5公斤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3-5%。在控释肥普及行动方面,要探索控释肥应用技术规程,推广控释肥一次性施肥技术,力争到2020年控释肥使用面积占粮食作物面积的20%以上,每亩减少2-3个劳动力,化肥利用率提高20%以上。

  (四)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行动。集成操作性强、效果较好的工程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和粤北山区部分区域开展污染耕地修复示范,探索技术模式,筛选修复产品。力争到2020年污染土壤修复面积达到1万亩,项目区主要作物的食用部分重金属含量达到安全水平,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修复治理模式。

  (五)农作物绿色防控行动。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力度,建设一批水稻、蔬菜、果树、茶叶绿色防控示范基地,加强与“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的合作,促进绿色防控技术的普及应用。大力集成“四诱”(灯诱、色诱、性诱和饵诱)技术、有害生物天敌、生态调控、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组装科学、规范、易行、有效的绿色防控技术模式并大力推广。探索绿色防控与统防统治融合发展模式,保障“人、药、械”的协调统一,发挥三者的最大效能。力争到2020年,全省主要农作物绿色防控覆盖率达30%以上,病虫损失控制在5%以内。

  (六)冬季农业开发行动。开发利用我省优越的冬季农业气候资源,围绕“稳粮增收,培肥地力”的目标,发展冬季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扩种绿肥面积。扩大粤西地区适销品种北运菜种植规模,实现北运菜区菜肥兼收;扩大粤东北冬闲田绿肥、油菜种植面积,实行绿肥压青回田,减少化肥投入,增加土壤养分,改良土壤结构;扩大东南沿海区域冬种马铃薯、甜玉米、甘薯种植,增施有机肥,推广应用马铃薯脱毒种薯、稻草覆盖、全程机械化综合增产技术,稳定粮食生产面积,改善粮食生产结构,促进农民种粮增效增收。

  四、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保障措施

  开展好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是一项战略性、长期性的重大工程,需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集中力量,稳步推进。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地要把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作为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重大举措,抓紧制定绿色增产模式攻关推进落实方案,建立健全协调指导机构,加强沟通协调,强化指导服务,主要领导亲自抓、负总责,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攻关合力。

  (二)上下联动推进。农业部已将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的重点行动纳入稳定粮食生产发展延伸绩效考核的内容,建立上下联动、多方协作的工作机制,强化责任、整合力量、加强督查。我省各重点实施区域要建立协作机制,相互交流、共同促进。要充分发挥教学科研机构和行业协会的技术和信息优势,鼓励开展技术推广、政策宣传、技术培训、服务指导等工作。

  (三)加大扶持力度。各市(县、区)要整合资源,按照资金渠道不变、性质不变、用途不变的原则,积极整合资金。把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与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现代粮食产业功能区、粮食高产创建、超级稻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等项目结合起来。各地要争取发改、财政等部门支持,加大资金投入,推进各项行动顺利开展。

  (四)发挥专家作用。根据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要求,充实专家指导组力量,组织育种、栽培、农机、植保、土肥、农药、生态保护等方面专家联合开展技术瓶颈和集成技术攻关。加强协调,分工协作,充分发挥不同行业、不同学科的专家优势,科学指导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

  (五)加强宣传引导。制定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宣传方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网站等媒体,开展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宣传报道。在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开展现场观摩活动,充分发挥试点县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各地要强化信息报送,确定1名信息联络员,做好对上报送和对外宣传工作,为绿色增产模式攻关营造良好氛围。

  各市开展粮食绿色增产模式攻关工作落实情况、采取的措施、取得的成效等,请及时报送我厅种植业管理处。

  广东省农业厅

  2015年4月2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