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特区+特区”共奏“百千万工程”交响曲

  推进乡村振兴,携手共同富裕!近日,媒体走进汕头市,深入田间地头、山岭海岛、偏远村镇,采访帮扶干部、村民群众,实地见闻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指挥部(以下简称“指挥部”)在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推进乡村振兴和产业协作等方面的生动举措和经验成果。

  深圳经济特区对口帮扶汕头经济特区乡村振兴始于2021年7月,首批75名干部帮扶汕头三区一县13个镇。今年6月,结合产业协作新任务,增派19名干部。在进驻汕头两年多的时间里,指挥部认真落实省、市关于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决策部署,扎实推进对口帮扶协作工作走深走实,累计投入帮扶资金12.2亿元,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绩单。

2b28ea738121469317b9b9042d52c7dd.jpeg

汕头市南澳县“西山科技农业休闲综合体”项目一期工程已于近日竣工。

  深圳风格激活汕头乡村

  全面振兴新动能

  深圳对口帮扶协作汕头,具有“特区+特区”“核+副中心”的特殊性。指挥部党委书记、指挥长周岸标表示,这样的对口帮扶没有先例可循。“必须做出自身特色,探索出一些经验模式,才能体现深圳先行示范区的使命和担当。”周岸标说,通过这两年多来的努力工作,指挥部及各帮扶工作组、工作队,用深圳的作风、深圳的手法、深圳的干劲做出了具有深圳水平、深圳质量的工作成效,赢得了当地干部以及广大老百姓的普遍认可。深汕牵手,两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为推进“百千万工程”、实现更高质量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贡献力量。

  把人民群众的切身关切和实际需求放在对口帮扶工作的主要位置,指挥部两年多来,提升了一批基层服务设施,包括新建或改造提升13个镇级党群服务中心,为过百万群众提供产品展销、直播带货、娱乐健身、学习培训等综合服务,成为各镇服务“综合体”和群众“打卡点”;争取万科捐资1.2亿元在汕头援建9所幼儿园,新增学位3000多个;安排3500万元提升13所基层医院(卫生院)就医环境;新建或改造14个综合市场,满足群众生产生活需求,着力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生活圈”。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周岸标介绍说,两年来,指挥部旗帜鲜明地抓产业、谋项目,有七成的深圳专项资金投向产业,达产后每年可增收2600多万元,增加就业岗位1300多个。指挥部及各工作组、工作队结合帮扶地区的资源特色,谋划建设了西山科技农业休闲综合体、金灶镇东里农贸综合体、澄海狮头鹅产业城等重点项目。此外,谋划75个小产业项目,实施村集体经济“进阶换挡计划”,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近1000万元。开展撂荒闲置地整治“十百千计划”,完成8000多亩撂荒闲置地复耕复种,每年可为村集体和农户带来收益800多万元。

  采访中,指挥部还介绍了实施“千人培训计划”培育乡村振兴人才、打造乡村治理典型等方面的情况。指挥部的工作得到省、市高度肯定,并在全省推进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作经验交流。

  “之所以能取得这些成效、获得这些肯定和鼓励,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我们狠抓队伍管理,抓出了战斗力,管出了精气神,通过我们的作风带动当地干部群众跟着我们加油干。二是对工作项目,尤其是对资金支出的严格管理。严格有效的资金管理制度和项目管理制度,有力保障了各项目的有序推进。”周岸标说。

  结合当地特色资源

  培育产业项目促发展

  走进汕头市潮阳区金灶镇东里村,一座外观新颖、功能齐备的农贸综合体,从昔日的香蕉地里拔地而起,成为金灶镇的新地标。

  “十多年前,我们就希望有个小市场。两年前深圳帮扶工作队来调研时,我们也只想能建一个铁皮房的交易市场就满足了,没想到能建成这样规模的大型综合体。全村人个个高兴,都迫切希望项目尽快开业营运。”东里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主任陈喜鹏说。

  金灶镇东里农贸综合体总投资2165万元,由深圳对口帮扶汕头专项资金支持1082万元,用地面积5082.6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是集农贸、商业、党群机构等为一体的综合体,是金灶镇首个高标准、配套齐全的重点民生工程。项目计划2024年2月投入营运,将服务榕江片区20多个村和4万名群众,带动村集体和群众收入双提升。

  素有“百果之乡”称号的金灶镇,水果资源丰富,但因为缺乏水果专业市场,销售不畅、价格波动大、丰产不增收等情况长期困扰果农。如今,省道潮揭公路边上,由深圳投入专项帮扶资金1462万元推动建设的金灶镇特色果品交易中心项目已经封顶。项目建成后,将有效补齐金灶镇水果产业拼图,推动金灶水果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注重利用帮扶地区的特色优质资源谋划项目,推动相关产业发展壮大,在澄海区隆都镇建设正酣的狮头鹅产业城也是其中的范例。该项目总投资6275万元,其中深圳帮扶资金投入3272万元,建成后将助力澄海成为中国狮头鹅产业促进中心、技术交流中心、品牌推广中心和文化传播中心,力争到2025年将狮头鹅产业从目前45亿元级提升至100亿元级。

  汕头市南澳岛是省内唯一的海岛县,有着丰富的农渔产品和文旅资源。在后宅镇,指挥部2022年度专项资金项目——南澳县“西山科技农业休闲综合体”一期已于近日竣工。该项目集高科技种植、休闲采摘、主题民宿、乡村旅游、科普教育等功能于一体,实施多产融合发展。在项目一期,2座共8000多平方米纹络型玻璃温室高高耸起在一片平地之上,项目营运公司副总经理、来自深圳农科集团的刘拾生博士介绍温室内的情况,里面分别种植有樱桃番茄和草莓,通过各种智能感应器和管道、风机等设施调控光照、温度、湿度、养分等,营造出植物生长的最佳环境,科技感爆棚。“全部按照深圳标准、技术、管理来建设营运。”刘拾生说。

  项目所在地的西山农村党总支书记、主任洪俊佳表示:“这片地以前是高低不平、杂草丛生、垃圾遍地的荒地,死气沉沉,深圳帮扶的这个项目不仅改变了土地撂荒状况,让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还解决了村民就业问题,集体收入也增加了。”

  党群服务中心

  全面开放便民又利民

  汕头市澄海区莲华镇党群服务中心,设有儿童游乐区、镇史馆、培训馆、观景平台、多功能厅,还配备咖啡吧、书吧、土特产展销区等。党群服务中心负责人王岱青表示,党群服务中心将打造为莲华镇党建活动、培训交流、文化教育、便民服务第一中心。

  据介绍,为筑牢基层党建阵地,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服务能力,指挥部为13个对口帮扶镇新建或改造提升了一批镇级党群服务中心。从今年7月份开始,这批“不一样”的党群中心相继投入使用。位于澄海区盐鸿镇的党群服务中心是最早正式投入使用的,如今已成为该镇最受群众欢迎的打卡地和地标式活动中心。

  盐鸿镇党群服务中心占地面积约3.7亩,总建筑面积超3000平方米,由党群服务大楼、招商楼和室外休闲运动广场三大区域组成。其中,党群服务大楼共三层,建筑面积超1600平方米,设置产品展销区、文艺活动区、党建书吧等8大功能区。在二楼和三楼设有7个电商直播间,5个培训室以及党建书吧、多功能大讲堂和镇史展示区。据介绍,这里的电商直播间不仅配备有直播所需的场所和设备,还能提供专业的技术指导,只需提前预约,就可以免费使用。

  “直播间已举办了很多场的助农活动,帮助当地产品打开销路,走向全国。技能教育培训室举办了多种类型的技能培训及公益课堂,受到周边群众的热烈欢迎。”盐鸿镇党群服务中心管理人员许金伦介绍说。

  建设和改造提升镇级党群服务中心,提升基层党组织号召力、引领力和服务力,是指挥部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与传统党群服务中心相比,该批党群服务中心更加突出服务理念,重点服务农业产业、农村经济、农民生活。“我们要求,所有场地要面向全体群众开放,让每寸土地都用于服务群众和‘三农’,实现最大程度的开放和便民,让党群服务中心真正成为展示深汕合作、联系服务党员群众的坚强阵地。”周岸标说。

  抓基层治理强发展根基

  推动乡村焕新颜

  傍晚时分,夕阳余晖洒落在潮阳区河溪镇湖东村口一片绿油油的菜地上,村民们在地里劳作,希望的田野风景如画。纵横田野的机耕路、工具房、自动灌溉的喷头,以及宽敞整洁的入村道、水流清澈的绕村溪,都刻着深圳帮扶的印记。据介绍,深圳市驻河溪镇帮扶工作队向湖东村派驻了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团结村两委班子,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乡村高质量发展,开展了党员“包片联户”机制、积分制管理、美丽家园行动、乡村文化提升以及乡村小微产业孵化等工作任务,从文明乡风、村容村貌、产业发展等方面均取得显著成效。

  变化在眼前,感慨在心间。湖东村党总支书记柳贞顺说:“工作队和第一书记进驻以来,为村民解难题,为全村谋发展,在一点一滴的变化中,乡村越来越美丽了。许多长期在外的村民一回来都说‘湖东不一样了’,外村人看到湖东现在的变化也都非常羡慕。”

  湖东村的变化只是深圳对口帮扶的典型之一,走进潮南区成田镇东盐村,北港河在古色古香的民宅中蜿蜒穿梭,游船画舫,天蓝水绿,充满江南水乡气息。在东盐村的隔壁上盐村,是“中国电影之父”郑正秋的故里,正着力打造电影文化村。深圳市驻成田镇帮扶工作队在东盐村通过“渔光生态岛”建设让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今年初,又谋划建成了“粿品工坊”,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让村内防返贫监测户在“家门口”就业。吃的是粿,品的是文化,忆的是乡愁,这里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来参观体验。

  一个项目激活了一座村庄,东盐村火了,来自邻村的青年陈晓鸿看好这里的发展前景,11月29日在村里开张了一家“东盐故里酒咖”,开业以来的营业情况超出预期,他表示还有意投资汉服店、民宿、游船等项目。东盐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伟宏高兴地表示:“得益于深圳帮扶,这里从无人问津到入选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天天都在变化。”

  在潮阳区西胪镇竹岭村,该村100多亩的撂荒地通过深圳帮扶对沟渠、水源的修建改造及土地平整,不仅具备了复耕条件,每年还能为村集体新增近4.5万元的收入。位于潮南区陇田镇田四村的叶扬绿庄番石榴基地,在深圳帮扶下,番石榴获得“圳品”认证,发生了从滞销烂在田里到畅销高端市场的喜人转变,且近7成的产量销往深圳。南澳县后宅镇城西村则通过打造居家养老服务产业、配套建设停车场、招商入驻三大举措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村集体增收的“三位一体”模式。在潮南区仙城镇现代农业产业园,一大片的土地已平整完毕,还建设了喷淋灌溉系统,修缮了灌溉渠道和机耕路,主入口铺设了步道砖,美化了景观。驻镇帮扶队员介绍说,这个项目总面积503亩,拟打造农业生态产业园,促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项目建成后,除了实现村集体土地收入大幅增长,还可创造80个以上的就业岗位和30个公益性岗位。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