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农业资讯 > 农业要闻

我国展开大面积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研究

  农业部26日启动“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配套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农业行业专项资金项目。此举将全面形成利用我国上亿亩盐碱地的整体技术能力,大幅度提高盐碱地生产力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后备耕地资源储备。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刘艳在项目启动会上说,我国耕地资源已较充分挖掘,常规耕地生产力水平进一步提升面临瓶颈。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对提升我国耕地农业生产能力,增加耕地数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坚守18亿亩耕地红线,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据项目首席专家、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杨劲松介绍,盐碱地是指土壤所含盐分影响作物正常生长的土地。我国盐碱地主要分布在包括西北、东北、华北和滨海地区在内的17个省份,总面积超过5亿亩。具有农业利用潜力的盐碱荒地和盐碱障碍耕地面积近2亿亩,近期可开展农业利用的盐碱地面积达1亿亩,利用潜力巨大。

  杨劲松说,盐碱地的农业高效利用是公认的技术难题。近20年来我国在盐碱地的利用与治理改良等方面具备了一定技术储备,但还缺乏针对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盐碱地的农业高效利用配套技术及其应用模式,急需可规模化应用的盐碱地治理利用实用新技术。

  为此,项目将组织全国性的专业技术研发队伍,通过技术筛选和改进、新技术研发、技术集成和配套技术模式构建等途径,开展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配套技术模式研究与示范,建立适用于东北、西北、滨海、黄河上中游和黄淮海平原5大盐碱区特点的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技术与配套技术模式。还将开展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共性关键技术的研发和盐碱地可持续利用管理技术的研究工作。

  科研人员将研发可规模化应用的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实用专项技术,研发盐碱地作物种植专用肥和盐碱地改良与调理制剂,筛选抗盐碱作物和经济植物品种(或品系),建立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配套技术模式,制定盐碱地农业高效利用配套技术规程,并进行规模化应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