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版 繁體版 信息无障碍

领年鱼风气之先!白蕉海鲈再度霸屏央视

  近日,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播出节目《南粤年鱼经济激活“消费春水”》,重点介绍以珠海斗门“白蕉海鲈”为代表的年鱼,通过政府部门充当“营销员”、丰收节经济、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等打造“年鱼经济”,实现塘头养殖产销两旺、线下线上预制菜产业火爆出圈!

  “年鱼经济”是以各地特色鱼为载体的贺年仪式性消费,传递着“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开拓传统鱼类的全新应用场景。下面一起来看看,珠海斗门是如何做好“一条鱼”文章?“年鱼经济”又是怎样发展的?

  斗门聚拢“白蕉海鲈”全产业链

  打造“年鱼经济”

  会吃鱼、爱吃鱼的广东人,过年的餐桌上必定有鱼。如今,年鱼不仅包含对新春的祝福,更是成为了当地水产养殖行业发展的新机遇。

  海鲈鱼喜欢栖息在河口的咸淡水交界处,而珠海市白蕉镇昭信村正好位于出海口,西江多条支流在这里与海水交汇,形成独特的咸淡水地带,得天独厚的环境成就了肉质肥美的白蕉海鲈,其被授予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白蕉镇因此被评为“中国海鲈之乡”。

  斗门区是全国规模最大的海鲈产区,白蕉海鲈养殖面积达3.9万亩,产量占全国的六成以上,全产业链总产值170亿元,带动5万人就业。市场的涨跌与这5万人的生计息息相关。

  海鲈的养殖、销售常常受到市场波动的影响,容易出现“丰产陷滞销、增产不增收”的情况,为了走出这一怪圈,2022年9月,利用广东省庆祝2022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在斗门举办的契机,在省市大力支持下,斗门立足产业优势,探索“丰收节经济”模式,做好“一条鱼”文章,并结合即将到来的春节,首创提出了“年鱼经济”。

  2022年12月,首届中国年鱼博览会在珠海开幕。作为本届博览会的策源地,斗门打造并推出一批年鱼产品,创建年鱼品牌,创新探索“年鱼经济”发展模式,把年鱼送上中国人的年夜饭桌。毫无疑问,这场年鱼盛宴的主角就是“白蕉海鲈”。

  2022年10月,白蕉海鲈的价格开始上涨,一些个头比较大的白蕉海鲈最高达到了一斤18元,平均价格也在13元左右,2022年中秋开渔以后,短短三个月时间,养殖户的收入大大提升。

  广东省海鲈协会会长刘强介绍:“推出‘年鱼经济’以后,海鲈的价格跟往年同期对比提升了50%以上。推动‘年鱼经济’和年鱼产品以来,现在溢价的部分直接带动农民收益,目前大概超过两亿元。”

  发轫于白蕉镇、壮大于斗门区、扬名于全国的海鲈鱼,成为珠海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鲈”。

  预制菜产业

  “年鱼经济”的更大舞台

  “年鱼经济”更大的舞台在于预制菜。2022年,预制菜写入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成为全省着力部署发展预制菜产业新高地的缩影。

  斗门区规划建设的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占地1250亩,一二三期建设在稳步推进;斗门还出台了预制菜产业的15条扶持措施,通过资金投入和补贴,加快打造广东预制菜产业“灯塔园区”。数据显示,去年斗门区全区37家预制菜企业销售额13.33亿元,同比增长85%,实现企业发展壮大,农户致富增收。

  2022年,斗门区农林牧渔业产值83.90亿元,同比增长10.0%,超过全省的平均水平(5.4%),超过珠海市的平均水平(7.5%)。日前,省农业农村厅公示的2022年拟认定省重点农业龙头企业名单,珠海市有3家入选,均来自斗门。

  作为珠海市乡村振兴的主战场,过去一年,斗门区勇于创新,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打造“丰收节经济”,首倡“年鱼经济”,打造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重要引擎。

  在新理念、新模式的推动下,斗门区将继续做大做强“一条鱼”文章,实施“千亿国鲈”计划,助力珠海建设“中国年鱼之都”,打造以年鱼为核心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三链融合可持续发展的年鱼产业生态圈,推动中国“年鱼”走进千家万户,“游”上世界餐桌。

  一条鱼带动一个产业,造福一方村民。“年鱼经济”盘活全国市场的火热背后,有着广东农业农村部门对市场的“冷思考”:新时期农产品销售不能只有大声吆喝的传统思路,还得主动深入研究市场,抓紧新的消费增长点,打造“三产一体”的全产业链经济形态。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