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科技贡献率达51%,农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有效提升
近年来,广东各地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按照“五高六化”的要求,加快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农业机械化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全省建立了农机化示范基地38个,区域性农机推广站26个;农机总动力达到1986万千瓦,比上年增长4.6%;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7%,比上年提高6个百分点。农业标准化实施范围扩大。农业信息化进程逐步加快。组织编制“金农工程”建设规划,开展“三电合一”农业信息服务试点,加大力度培训农村信息员,推进了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得到加强。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培训了近万名农民骨干和1.2万个科技示范户;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全省共组织近700个科技小分队约 1.6万人次,深入农村开展科技咨询、培训和现场示范指导;进一步健全农技推广体系,加快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培育、改良和推广,遴选、推介了74个主导品种和17项主推技术;成功举办了广东省农业良种展示会、养猪产业博览会暨种猪拍卖活动,促进了科技成果的转化,提高了农业的科技含量。目前我省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1%,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3个百分点。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建设水平、辐射带动能力和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升。广州、佛山、中山等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向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迈出了新步伐。
效益农业、特色农业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通过认真落实扶持粮食生产政策,广东有效地保护和提高了自身的粮食生产能力。大力推广超级稻等粮食新品种新技术,2006年广东全年示范推广10个超级稻品种,面积达525万亩,比上年增长近2倍;实施优质稻产业工程,在粮食主产区建设10个优质稻产业工程项目县,推动了粮食生产向高产、优质发展。进一步发挥农业区域资源优势,通过调整优化农业结构,促进主要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加快了效益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大力发展以外运菜、鲜食玉米、马铃薯为主的冬季农业,全省鲜食玉米种植面积达206万亩,其中甜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一半以上。全省优质、高效农产品的比重大幅度提高。据统计,2006年,全省主要经济作物面积达3066.2万亩,占农作物面积的42.6%,比上年提高7.6个百分点。优质农产品市场销售畅旺,效益明显提高,有效地带动农民增收。
发展循环农业,加强农田建设和保护,促进农业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加快发展农村沼气。把农村沼气建设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出台扶持政策,落实工作措施,开展典型示范,推进整村连片发展农村沼气。目前,广东全省新增户用沼气池4.9万个,正常使用的户用沼气池达到23.1万个,占适宜推广农户的16%,比上年提高3.4个百分点,年产沼气1.06亿立方米,有效地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加快发展饲料工业,促进农产品转化增值。预计2006年广东的饲料产量1300万吨,约占全国1/8,继续雄踞全国首位。严格审核涉及基本农田的土地利用规划调整方案,有效保护了基本农田。加快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全省实施面积1200万亩,节本增效显著。加快中低产田改造,完成改造面积2万亩;在7个县(市)启动耕地地力培育项目。启动实施省人大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议案,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