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省农业厅在广州召开了生猪生产形势分析会,会议主要内容是分析当前全省生猪生产形势,研究下一阶段措施,确保我省养猪业健康持续发展。各级畜牧行政管理部门、动物防疫部门代表,养猪企业、生猪流通企业、生猪屠宰企业代表和特邀专家参加了会议。
生猪市场保持兴旺态势
今年以来,我省生猪市场继续保持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兴旺态势,养猪业总体效益可观,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也出现了生猪供应偏紧,价格在高位运行,特别是5月中旬开始,生猪价达12元/kg。近日部分地方已突破13元/ kg的历史最高价位,15 kg体重猪苗也超过400元/头。
四大因素引发猪价不断上涨
会议分析认为,当前猪价上涨的主要原因有四方面:一是出现全国性的猪源减少,供应偏紧,尤其是南方省份。主要因素是养猪风险增大。2006年8月之前接近1年的生猪低潮期及南方部分省份半年多来爆发的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对养猪业打击较大,不少饲养户或因损失惨重无资金继续投入,或因惧怕疫病风险对再生产信心不足而转行,母猪存栏和生猪出栏较前均有一定程度下降;
二是养猪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特别是饲料成本,比去年同期上升近25%,兽药投入需40-50元/头、也上涨了近20元/头,人工及环保费用等也大幅提高,生猪生产成本从8.5元/ kg跃升至10元/ kg;
三是外省调入我省的生猪价升量减。我省是生猪消费大省,年缺口约2500万头,生猪价格高低相当程度上取决于省外生猪价格和调入数量。目前,邻近省份生猪价格已接近广东水平,调进生猪扣除运输成本、体重损耗,利润空间小,生猪经营者积极性已不如前。广州三大生猪交易市场近日猪源约1万头,仅是正常时期的65%;
四是养猪业资源紧缺,特别是土地资源,发展养猪业受到根本的制约。分析全国养猪形势,受动物疫病等多种因素影响,短期内全国生猪市场仍然偏紧。
三项措施确保养猪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我省是生猪生产和消费大省,同时担负生猪供港、供澳重任,面对生猪供应偏紧和个别地方发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严峻形势,省农业厅陈福林副厅长强调:必须采取科学得力措施,确保养猪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保障市民肉食供应。
一是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大力推进发展生态养猪业、效益养猪业和特色养猪业,加强标准化生产、猪病防治和环境控制,建立和健全养猪业科技示范推广体系,加强科技推广力度,提高养猪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我省养猪业健康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是切实做好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等防控工作。按省的统一部署,做好猪病摸底普查,强化消毒灭原,强化基础免疫和强制免疫,强化检疫监督,加强疫病监测、严格疫情报告,加快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立稳定的动物防疫经费投入机制;
三是科学规划、加快养猪业发展。各地要根据自然资源条件和经济特点,通过规划、协调、服务、示范的作用,优化牧业资源配置,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妥善做好养猪业向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转移对接工作;四是加强舆论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对养猪业的宣传和报道,正确引导养猪生产和消费,维护正常的市场流通秩序,为养猪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