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确保肇庆市端州区创建全省农村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示范区工作顺利开展,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针,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任务,以财务公开、民主理财为主线,电算化管理为载体,审计监督为保障,加强集体资产与财务管理,维护端州区农村稳定、发展的大局。
二、工作内容和目标
(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
1、深化财务公开,扩展财务公开内容,完善相关制度;坚持民主理财,重要财务事项的研究决定要有民主理财小组的参与
(1)财务公开要严格按照《广东省农村集体财务公开制度》进行,按照“公布地点公众化、公布形式专栏化、公布内容通俗化、热点问题专项化”的“四化”要求,以及“实际、实用、实效”的“三实”原则,建立合格的固定公布栏,做到年初公布财务计划,每月后10日内公布财务收支情况,年度终了后15日内公布各项财务收支、各种财产、债权债务、收益分配、预决算;现金及银行存款应按出纳账原原本本公开,征地款、应收款、应付款、救灾救济款、上级拨款、干部报酬以及其他重要财务事项、专项经济事项和多数群众或民主理财监督小组要求公开的经济事项,及时进行专题明细公布。
(2)要根据形势的发展、农村的实际情况和农民群众的要求,进一步扩展公开的内容。如:要结合农村税费改革,重点公开村范围内“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等情况;要结合工业园区建设情况,公开园区招商引资情况和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情况;集体土地征用时,重点公开土地补偿费的收支情况等。
(3)民主理财小组除定期对村组集体的财务账目和财产物资进行检查、核实和要求村组纠正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外,应参与研究决定重要财务事项,如参与制定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参与议定收益分配方案等。
(4)要健全专门的财务公开相关工作制度,包括评议、反馈、备案、重大决策公开、量化考评、责任追究等内容。财务公布栏旁要设立意见箱,接受群众监督。对群众在财务公开中反映的问题要及时解决;一时难以解决的,要作出解释。
2、推进农村经营管理电算化,扩大现代化管理手段在农经管理工作的应用范围,推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由传统管理转向科学的现代化管理
(1)建立区、镇、村三级农村经营管理电算化网络,实现资源共享、动态监管。
(2)全面实行会计电算化。财会人员和文书能在权限范围内熟练应用《广东省农村经营管理系统》,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按规定程序向区农业局申请脱离手工记账,包括填写申请报告,提交相关资料和开展自评。区农业局根据《端州区农村经营管理电算化采用电子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的实施办法》,组织不少于5人的验收小组,对照《计算机替代手工记账验收评分表》,现场抽查评分,并召开专门会议研究确定申请单位是否通过验收。通过验收单位收到区农业局发出书面通知的次月,正式脱离手工记账。2004年底50%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脱离手工记账,2005年底所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全面脱离手工记账。
(3)加强对电算化的管理。根据《广东省农村经营管理电算化管理办法》的要求,加强对实行电算化的管理,防止不法分子利用电脑等现代化工具干扰农村财会工作,造成农村集体资产的损失。
(4)加强收入票据的领用、核销管理工作。全面应用《票据管理系统》,监控向镇政府、财税等有关部门购买的收入票据的使用情况,防止收入票据的漏填、误填等情况的出现,杜绝使用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其他票据或白条收取收入的情况,从源头上监控收入。
①由专人(文书或主管会计)负责票据的购买和保管,并报镇农经站备案。设立收入票据领用发出及存根核销登记薄;
②票据领用发出时,会计员要及时在《票据管理系统》中登记“购买”及“领用”,出纳员在出纳系统录入所使用的票据各类代码和单据号码;
③当月数据输入经出纳复核确认后,月结前会计把收入导入票据系统;
④收入票据使用情况先由会计审核,再经镇农经站审核确认后才可核销。
(4)逐步将计算机这一现代化手段应用到资产管理如固定资产、经济合同管理,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政策法规和信息咨询等工作中,扩大现代化管理手段在农经管理工作的应用范围,推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由传统管理转向科学的现代化管理。
3、加强农经部门队伍专业化、知识化建设,坚持“会计选聘制”
(1)加强对财会人员的学习培训,特别是计算机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要紧跟技术的发展步伐。每季度镇农经站组织一次专题学习,每半年两镇进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交流,每年区组织财会人员到集体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先进的地方学习。
(2)建立健全财会人员岗位责任制。有合理的岗位责任制度,有明确的工作职责和工作权限,包括:电算化系统管理员、会计主管、会计、出纳、审核、档案管理员的职责和权限。两镇采用百分制细化岗位责任制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指标,年终由镇农经站和村集体经济组织共同考核。
(3)执行《端州区农村村务管理人员报酬的指导意见》中专业财会人员的报酬标准和计提方法。报酬由基本工资、技术补贴和发展集体经济提成奖构成。基本工资全区统一标准,技术工资由镇农经站通过综合审核来评定,奖金与岗位责任制考核结果挂钩。基本工资、技术补贴部分由镇农经站代收代支及管理;发展集体经济提成奖部分由村、组共同负责,按比例解决,妥善解决人员的合理报酬,让财会人员安心工作。
(4)坚持“会计选聘制”,吸收财会人员统一采取公开招考,择优录取的形式。首先,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提出方案,经村党支部、村委会讨论通过后,提交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代表会议讨论决定。会议上公布初定的招考条件,发动村民代表回村宣传,动员符合条件的有志青年报名。其次,镇政府审定招考条件,经镇政府同意后公开招考,由区农业局或镇政府组织出试题,考试内容包括笔试(占60%)、面试(占30%)、电脑操作(占15%)、珠算(占5%)四部分。考试期间,由区农业局、区财政局、镇纪检、人大、农经站、村干部等人员组成工作组监考。考试完毕现场评卷,按总分择优录取。选聘结果及时公开,并报镇政府和区农业局备案。
4、加强会计档案管理
(1)档案管理要达到的目标。争取在三年内,全区22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档案管理全部达到档案管理省一级水平,30%以上达到省特级水平。
(2)建立严格的会计电算化档案管理制度。
①镇农经站至少要配备刻录机、MO、可移动硬磁盘等备份工具中的一种设备,协助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完成每月的电算化会计数据的双备份工作。
②镇、村要专人负责档案管理,按《会计档案管理办法》归档管理电算化会计数据的备份,建立目录,存储介质附有标签,标明存储内容、正副本。
③重要会计档案应至少一式双份存放在两个不同的地点(将档案放在同一个房屋内不同的档案柜中不算异地保存)
④每年检查一次电算化会计档案,每二年复制一次电算化会计档案,并建立登记制度,记录各次复制时间及使用原因、情况等。
(二)加大审计监督力度,拓展审计内容,应用现代化手段审计,改善和加强农村集体经营管理
1、规范审计程序、审计文书。认真贯彻《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条例》,严格执行《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作业规程(试行)》和《广东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业务文书应用规范办法(试行)》,提高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权威。
2、健全区、镇两级的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机构,保障农村审计经费。壮大农村审计队伍,严格从业资格管理。要不断充实年轻的专业人才加入农村审计队伍,对从事农村审计人员必须通过考试考核合格后,持省颁发的“农村审计工作证”的人员才能上岗。
3、审计有计划进行,每年随机抽选审计一定数量的村、组集体,三年内所有村组集体经济组织及所属企事业单位全部经过审计,以达到严肃财经纪律,改善财务管理水平,提高经营管理质量,维护集体经济组织利益的目的。
①年度财务收支审计
村级每年一审,由镇级农村审计机构负责审计。组级每三年一审,先由村民主理财小组负责每年的审核,再由镇级农村审计机构进行每三年一抽审和复审。区级农村审计机构对村组集体进行抽审和复审。
②经济责任审计
Ⅰ 干部报酬审计:对照《端州区农村村务管理人员报酬的指导意见》的报酬标准和计提方法对村组村务管理人员的报酬进行每年一审,防止干部报酬出现多计多发或少计少发的现象。由镇级农村审计机构负责,区级农村审计机构进行抽审。
Ⅱ 任期目标经济责任审计:每届选举前对村组集体干部任期内所在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的合法性,经营成果的真实性、效益性和任期目标计划的合理性、完整性,及主要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进行审查,并作出客观的评价。由镇级农村审计机构负责,区级农村审计机构进行抽审。
③专项审计
Ⅰ 债权、债务审计:提高债权、债务管理的严谨性,防止形成呆账、坏账,及时化解村组债务危机。每年抽取一定数量的村、组进行审计。
Ⅱ “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审计:确保农民人均负担“一事一议”的资金全年不得超过15元。每年一审。
Ⅲ 群众来信、来访需要审计的事项。
4、常规性和突击性审计相结合,开展新内容、新项目的专项审计。应积极探索开展经济效益审计,包括经营计划、管理决策、经营成果、资金使用效果、投资资产,和内部控制评审,从而督促被审计单位改善和加强经营管理,挖掘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5、应用计算机辅助审计。随着计算机在农村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的应用,利用计算机进行舞弊的可能性增大。因此,要应用一些通用、专用的审计软件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使部分审计工作由计算机完成,既促进审计效率的提高,也有利于查出计算机舞弊。
(三)农村集体资产管理工作
1、深化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 随着城市化发展,我区农村的管理体制将转为城市管理体制。按照《端州区深化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的指导意见》的指导原则和具体意见深化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完善股权配置制度,固化股权,实施过程中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工作,把集体资产折股量化到人,颁发股权证书到每个股东,更好地维护村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利益,以加快我区城市化进程。
2、加强集体资产投入的管理。
(1)合理确定投入规模和投资方向,确保集体资产投入的数量与方向既符合集体经济组织的有关规定,又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要求。
(2)对投入过程进行监控,把投入资金的来源尽量控制在主权资金范围内。如集体投入资金需向银行借款或其他渠道筹集,金额超过10万元以上要经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大会或成员代表会议讨论通过并报镇政府审批。
3、加强集体资产存量经营的管理。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努力挖掘集体经济增长潜力,提高集体经济效益。
(1)合理开发资源性资产。村、组目前的土地资源有限,应适度合理开发。可鼓励拥有较充足的资金、土地相对集中且基础和配套设施较完善的城中村发展房地产业。
(2)加强租赁承包经营资产的管理。大力发展专业市场和适租厂房、商铺;引导村、组集体签经济合同前到镇农经站鉴证,由镇把好合同条款的完整关;加大合同租金的收取力度,每年的收款率达95%以上。
(3)合理经营货币资产。协助货币资产充足但发展观念落后的村、组干部改变思维定势,因地制宜地发展集体经济。
(4)推动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协助村、组招商引资、落户工业园;抓好在工业园区兴建物业的规划。
(5)盘活变卖闲置资产。
4、加强集体资产收益分配管理。
(1)规范分配程序。村、组在进行收益分配前,要先编制收益分配方案,经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镇农经站审核批准才可执行。
(2)按比例计提。原则上从税后收益中提取6%以上作为公积金,2%以上作为公益金,5%-6%作为应付福利费。如村、组集体遇实际情况需减少公积金、公益金的计提比例或增大应付福利费的计提比例,应书面向镇农经站提出申请,经镇农经站调查论证核实情况后可执行。
(3)合理使用集体积累。特别是应付福利费只能用于集体福利、文教、卫生等方面支出,应坚持先提后用原则,严格控制在提取的数额内,不得超支。
5、加强集体资产管理基础工作建设,在深化农村股份合作制改革过程中,全面开展清产核资和资产评估。
(1)清查资产。对村、组集体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进行全面清查核实。
(2)资产估价与价值重估。对无原始凭证的非经营性资产酌情进行估价;对账面价值与实际价值背离较大的主要固定资产或有账无物的资产进行价值重估。
(3)界定资产所有权。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政策的规定,对资产的归属关系进行确认。
(4)核实资金。
(5)登记产权。
(6)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三、工作时间安排
(一)工作准备阶段。(2004年1月至2004年6月)成立组织机构,部署工作任务,要求两镇制定明细的实施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 按照本方案工作内容和目标全面推进。
(三)检查验收阶段。(2006年7月至2006年12月)按照本方案要求组织检查验收,提出进一步完善、巩固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