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经贸合作背后的商会力量

来源:国际商报      发布时间:2022-04-20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受惠的朋友圈越来越广泛,共建国家的贸易合作质量越来越高,中国各行业企业纷纷加快了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的步伐,取得了好成绩。而这份成绩的背后,是各商会长期以来对多项支持举措的坚持实施与不断创新。

  机电商会:

  为企业“走出去”搭建平台

  2021年,中国机电产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总值7736.3亿美元,同比增长24.9%,机电产品进出口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总体进出口比重43%。可见,机电行业已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的重要领域。

  为更好地服务机电企业“走出去”,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成立专家委员会,搭建国际产业合作新机制。专家委员会成立一年来,组织专家走访调研主营企业70多家,先后邀请25位专家委员围绕企业“一带一路”合作中遇到的法律实务、工程管理、风险防控、经贸园区建设、产业合作、“双碳”环保和服务贸易等问题,组织开展了18期“专家委员会大讲堂”公益讲座活动和多场企业国际化能力提升定制化专题培训活动,为会员企业预防和解决“一带一路”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提供知识服务和解决方案。

  疫情以来,线下交流受阻,对此,机电商会创建了线上对外展览展示及交流合作的“机电云网”,为中外企业开展贸易、投资、技术、工程承包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提供了数字化平台,实现了按细分商品组织企业与国外客户进行线上交流对接,助力行业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项目合作、投资合作。2021年,机电商会依托“机电云网”,为近1000家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30个国家和地区的1200余家客商进行了精准商机匹配,帮助机电企业拓展了新客户,增加了新订单。

  五矿化工商会:

  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由国内多家行业组织、对非投资合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在非洲49个国家的中资企业商协会等118家单位自愿联合发起成立的“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将秘书处设在了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

  该联盟成立以来,积极开展各项工作,推进中国在非企业更好融入中非“一带一路”建设,并向高标准、可持续、惠民生的方向发展。为鼓励企业持续改进在非投资运营过程中的社会、环境绩效,推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联盟办公室开发《中国在非企业社会责任联盟绩效指标》,为下一步在非企业做好能力提升,开展履行社会责任评价等工作打下了基础。为进一步推动中非互联互通加速发展,今年下半年,联盟将启动中国在非企业百企千村项目,为非洲发展带来更多的中国机遇。

  医保商会:

  为企业应对困难出谋划策

  近年来,中国医药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意愿增强,“走出去”步伐日益加快,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仍面临着挑战。如何应对困难?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提出建议,要在政策层面出台更具针对性的举措,充分发挥其政策引导、市场培育、机制保障的作用,推动解决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后顾之忧。一是丰富多双边医药协调沟通合作机制,推动建设好中国-中东欧国家公众健康产业联盟、中国-中亚健康产业联盟(筹组中)、中非医药健康合作平台等合作机制和平台,发挥其在政策、产业、科研、产品、市场等多领域的资源整合优势,发挥其沟通与桥梁作用。二是探讨设立国家级的医药投资基金,在投资风险、市场开拓、项目可研、政策协调等领域给予支持,降低企业资金压力,分担投资风险。三是结合医药产业自身特点,面向重点区域和国别市场,开展贸易便利化落实工作,共同梳理在投融资、注册法规、标准准入、贸易通关、人员流动、基础配套等方面存在的“痛点”和“难点”,并采取切实的落地解决措施,为好的合作项目开展创造便利。

  另外,中国医药企业也要练好“内功”,进一步加强在经营管理、渠道建设、标准准入等方面的建设力度。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建议,一是加强自身国际化经营能力建设,在项目调研、风险评估、人员配置、经营管理、售后服务以及企业形象建设等方面加大投入。二是重视国际市场经营渠道建设,加强与当地医院、代理商、批发与零售药店的合作,为自身产品和服务更加顺畅进入国际市场做好渠道建设。三是加强注册法规及标准准入能力建设,特别是在cGMP水平、管理能力、材料准备(包括文本翻译)、专业人才培养、国际合作等方面加大投入,稳步提升自身法规及质量体系能力。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