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经济何以跌落痛苦季
韩国5月份消费者物价上涨率为5.4%,失业率为3%,“经济痛苦指数”达8.4,创21年来最高水平。同样徘徊在“痛苦”边缘的,还有韩国外贸和对外资的吸引力。出口前景不乐观、投资吸引力锐减以及对华经贸部分领域的消极动向,都为韩国经济蒙上一层阴影。
外贸行业景气难振
韩国关税厅发布的数据显示,6月前20天韩国出口额同比减少3.4%至312.83亿美元;开工日数为13.5天,较去年减少2天,日均出口额同比增加11%。按品类来看,半导体、石油制品、家电商品的出口额均同比增加。乘用车、汽车零部件、无线通信设备则同比减少。按出口目的地来看,对华出口下降6.8%,对美国出口下降2.1%,对欧盟出口下降5.3%。出口前景不甚乐观。
这种对出口前景不乐观的情绪在三季度的出口产业景气展望调查中体现得更为具体。韩国贸易协会国际贸易通商研究院6月26日发布的《2022年三季度出口产业景气展望调查》报告书称,受乌克兰危机长期化和全球物价上涨的影响,三季度韩国出口产业景气展望指数EBSI为94.4,连续两个季度跌破100标准线,环比上季度下跌1.7,意味着企业认为四季度出口会进一步恶化。接受调查的企业认为,出口前景恶化的主要原因是油价、原材料价格上涨和不稳定的原材料供应等导致全球不确定性加大。
报告分析,汽车、汽车零部件、塑料、橡胶制品、钢铁、有色金属等EBSI指数均大幅低于100;与此相反,因造船订单和半导体需求持续增长,船舶、半导体、化工等产品EBSI指数远远超过100,预计三季度有望扩大出口;而仪器(医疗、精密、科学)、电器、电子等EBSI指数均在100左右,将维持与上季度相似水平。多家受访企业表示,原材料价格上涨、物流费用上涨,是造成出口困难的重要因素。
在进口方面,乌克兰危机长期化很可能继续推高油价。考虑到韩国今年前5个月的能源进口额在整体进口额中的占比高达27.6%,预计进口额还将持续增长。
6月23日,韩元对美元汇率一度达到1300:1,为2009年7月中旬以来新低点。同期韩国股市亦是跌势明显。一般来说,本国货币贬值有利于出口增加,改善贸易收支,但在各种复杂因素综合作用下,此轮韩元贬值对韩出口拉动作用有限,甚至造成负担。有分析认为,对于以出口为主力的产业,韩元贬值会导致进口设备、原材料的成本增加,企业进出口更难盈利。
双向投资反差巨大
今年一季度,韩国对外直接投资额高增。韩国企划财政部6月中旬发布的一份报告显示,一季度韩国对外直接投资额同比增加123.9%,达254亿美元。从投资对象国来看,对美直接投资额最多,为87.3亿美元。其后依次是对中国(42.6亿美元)、开曼群岛(20.6亿美元)、卢森堡(16.1亿美元)。报告显示,之所以一季度对外直接投资额较2020年和2021年同期大幅增加,是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不确定性减弱,以及由此产生的基数效应。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韩国大企业正将投资转向国内产业。据韩国媒体报道,三星、SK、现代汽车、LG、乐天、浦项、韩华、GS、现代重工业、新世界、斗山等发布的投资计划规模达到1060.6万亿韩元,其中八成投向国内产业。批量投资计划主要是面向未来3到5年的中长期计划,重点投向尖端产业。如果相关投资顺利落地,将对韩中小企业和整体经济情况产生下渗效应。不过,韩国如果想充分发挥大企业投资的下渗效应,还需积极改善国内投资环境。
对外投资虽然大幅增加,但是韩国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却在锐减。韩国经济研究院报告显示,韩国的投资净流出额(对外直接投资减去外商直接投资的金额)在卢泰愚政府、金泳三政府、金大中政府和卢武铉政府时期相对稳定,但从李明博政府和朴槿惠政府时期开始攀升,而文在寅政府5年间投资净流出激增至439.5亿美元,创下了历史最高纪录。各种规制不断增加,企业经营环境日益恶化是造成韩国投资吸引力锐减的最主要原因。
一笔不难算清的账
韩国总统府经济首席秘书崔相穆日前表示,“通过中国实现韩国出口经济繁荣的时代已经结束。”他提出的替代方案是加强与欧洲的合作,以发展韩国经济。
不过,中国目前是韩国在进出口贸易份额中占比最大的国家。来自中国海关的统计数据,今年前5个月,中韩贸易额达到1522亿美元,同比增长10.2%。因此,崔相穆此言一出便在韩国国内引发担忧。不少韩国学者表示,韩国政府采取这样的行动过于心急,缺乏考虑。
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韩国对出口依赖性极强,在出口贸易中,韩国最大的贸易对象就是中国,并且长期对华保有贸易顺差。韩国高官的消极动向会让韩国损失什么,这笔账不难算清。
如今,尹锡悦政府履新未久,便将重心进一步转向韩美同盟,或将对中韩经贸关系的正常发展形成一定的扰动。从消极言行到低迷外贸,韩国经济应该认真算一算得与失的大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