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在:首页 > 健康教育 > 培训交流

登革热

信息来源:本站 发布日期:2006-10-09 分享到:

 

登革热

登革热(dengue fever)是登革病毒引起、伊蚊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临床特征为起病急骤,高热,全身肌肉、骨髓及关节痛,极度疲乏,部分患可有皮疹、出血倾向和淋巴结肿大。应做好疫情监测,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控制扩散。患者发病最初5天应防止其受蚊类叮咬,以免传播。典型患者只占传染源的一小部分,所以单纯隔离患者不足以制止流行。预防措施的重点在于防蚊和灭蚊。应动员群众实行翻盆倒罐,填堵竹、树洞。对饮用水缸要加盖防蚊,勤换水,并在缸内放养食蚊鱼。室内成蚊可用敌敌畏喷洒消灭,室外成蚊可用50%马拉硫磷、杀螟松等作超低容量喷雾,或在重点区域进行广泛的药物喷洒。登革热的预防接种目前还处于研究阶段,不能用于疫区。

 

病原:

登革病毒属披盖病毒科(Togavirus)黄病毒属(Flavirus),包括四个血清型。各型都能引起本病,并能激发型特异抗体。各型间免疫保护不明显。

临床表现:

本病感染潜伏期为215天,平均56天,通常35天,发病前尽管体内有病毒存在,而前驱症状却不明显。

(一)根据临床表现严重程度,分为登革热(DF)、登革出血热 (DHF)、登革休克综合征(DSS)三个临床型。

1.登革热  表现为突然起病,畏寒、迅速发热(2436小时内达3940,少数患者表现为双峰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及疲乏、恶心、呕吐等症状,可出现出血倾向,面、颈、胸部潮红称“三红征”,结膜充血、表浅淋巴结肿大、皮疹、束臂试验阳性,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部分病人上述病症不典型或表现轻微且病程短、痊愈快(其中有些可自愈)者为轻型登革热。病死率极低。

2.登革出血热有典型登革热表现,24病日内四肢、腋窝、粘膜及面部可见散在出血点,迅即融合成淤斑。病情进展中有鼻腔、牙龈、消化道、泌尿道或子宫等任何一个以上器官的较大量出血,常见肝肿大,血球容积增加20%以上,血小板低于100×109 /L者。脑出血的病例也有发现。

异常严重出血的病例可导致死亡。

3.登革休克综合征具有DHF表现的少数病人,在发热过程中或热退后,病情突然加重,出现皮肤湿冷、脉数弱、烦燥或昏迷,血压下降出现休克或脉压低于2.67Kpa(20mm汞柱以下)等危象,甚至血压和脉搏测不出,病情凶险,病死率高。

WHODHF/DSS依病情严重度分为4级,在我国的临床实际意义有待实践中应用和总结。

(二)实验室检查 确诊病例需进行病毒分离和血清学检测,同时也可为流行病学分析、指导防治和科研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病毒分离可从急性期病人血清、血桨、血细胞层或尸解脏器分离病毒,一般采集发病3日内血液标本,无菌操作采静脉血3mL,分离血清,低温送检。将标本采用白纹伊蚊细胞纯系C6/36隆株培养、13日龄乳小白鼠、巨蚊幼虫或巨蚊成蚊接种的方法分离病毒。

单克隆抗体免疫荧光法可以鉴定4个不同型登革病毒。

2.血清学试验于发病5日内(第一相)34周时(第二相),分别采集血清,两相血清同时做血清学抗体检测。

此外,用免疫荧光、免疫电泳等方法也可从急性期标本检测登革热抗原。登革热暴发疫情确定后,没有必要所有病例都做病毒分离或血清学检测。

3.临床常规试验检查起临床辅助诊断和判断病情的作用,有助于诊断的重要变化是: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相对增多、血液浓缩、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凝血因子Ⅱ、Ⅴ、Ⅶ、Ⅸ水平低下等。

本病感染潜伏期为215天,平均56天,通常35天,发病前尽管体内有病毒存在,而前驱症状却不明显。

 

诊断标准:(参照国标)

 

鉴别诊断:登革热的临床表现多样性,应在其不同病期与下列疾病细致鉴别:流感、感冒、钩体病、肾综合征出血热、麻疹、荨麻疹、猩红热、流脑、斑疹伤寒、恙虫病、疟疾等。脑部损害表现的病人应与其它病毒性脑炎和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相鉴别。

预防原则

  做好防蚊、灭蚊工作:包括消除孳生地、杀灭幼蚊和杀灭成蚊两部分;有可疑症状及时到医院就诊,如确诊应隔离治疗。发现可疑病例及时上报疾控机构。

(广东省疾控中心流研所  2006年9月9日)


 

您访问的链接即将离开“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网站”,是否继续?
放弃
继续访问继续访问
Baidu
map